1979年南疆自卫反击战爆发时,65岁的开国中将刘昌毅被任命为东线副总指挥。长期以来,一则关于他与许世友之间的轶事在军界广为流传。故事讲述的是,在战前,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、东线总指挥的许世友为了挑选一位得力助手,思来想去便决定请来老战友刘昌毅。但许世友心中也有疑虑——刘昌毅年纪已高,是否还能如年轻时那般英勇能征。于是,他特意邀请刘昌毅赴约,共同饮酒,看看他是否还具备当年那份气魄。
两人举杯畅饮,三瓶茅台下肚后,刘昌毅已经有些微醉,许世友打趣问道:“你还敢喝吗?” 刘昌毅毫不犹豫地回道:“九死一生都经历过,死都不怕,还怕酒吗?许司令喝到哪儿,我就喝到哪儿!” 许世友听后一阵佩服:“真是一条汉子,不怕死,副司令就非你莫属!” 随着酒量不断增加,刘昌毅醉倒了三天三夜。然而,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,事实上并非真实。据资料记载,刘昌毅在南疆自卫反击战前,早已担任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,东线副总指挥一职是顺理成章的。而指挥员的任命,必须经中央批准,许世友并没有单凭一顿酒就能作出决定。
对此,著名军旅作家、原广州军区战士报社副社长吴东峰曾向刘昌毅求证。结果,刘昌毅大发雷霆,强烈否认:“胡说八道!战前我和许司令只喝过一次酒,一共不到一瓶。何秘书可以作证!” 由此可见,刘昌毅的个性之鲜明、直率不容忽视,正如他身上许多传奇故事所展现的那样。
展开剩余81%刘昌毅将军出生于1914年,湖北黄安(今红安)人,家中兄弟姐妹众多。那个年代,许多家庭都面临食不果腹的困境,刘昌毅读书仅三个月便因家境困难辍学,随后开始学裁缝以帮助家庭度过难关。黄麻起义后,党组织在当地扎根深厚,刘昌毅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逐步成长。1929年,年仅15岁的他听闻红军征兵的消息后,便带领着十几名老乡前去参军。
有趣的是,其中有两名年轻人因身上有癞痢和麻子被征兵处拒收,刘昌毅气愤至极,反问:“癞痢麻子就不革命?” 这一句话让征兵处的干部哑口无言,最终不得不接受他们。刘昌毅参军后,虽然受到了部队纪律的约束,但其直率的脾气和个性始终未曾改变。因作战勇猛,他迅速晋升,担任排长、连长,直至193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在万源保卫战中,刘昌毅以连长身份英勇作战,不幸受伤。由于当时医疗条件简陋,刘昌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,战友们一度以为他已牺牲,甚至为他准备了棺椁。当连长的警卫员准备将刘昌毅生前的爱枪“勃朗宁”放到他的手边时,突然发现他的手指竟然还在微动。战友们惊呼“连长还活着”,大家紧急将他送往医院,这才救回了他的性命。这是刘昌毅第一次受如此重伤,但并非最后一次。
1946年,刘昌毅在中原突围前,再次受伤。当时他亲自上前线作战,途中遭敌人炸弹炸伤,数枚弹片从他的下巴穿入,鲜血直流。周恩来前往视察时,看到刘昌毅的伤势后,建议将他送往北平协和医院手术。然而,刘昌毅坚决拒绝,要求在当地进行治疗。由于伤口位于下巴,医生犹豫不决。最终,刘昌毅在强忍剧痛的情况下,用纸笔写下三个字:“大胆割。” 他的坚定决心给了医生信心,最终手术成功,虽然因医疗条件简陋,他的脸上留下了伤痕。
1947年9月13日,刘昌毅率领皖西人民自卫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会师。在这次会晤中,刘昌毅的英勇精神深深打动了刘邓首长,随即中央决定将他留在晋冀鲁豫野战军,担任三纵副司令员。淮海战役期间,刘昌毅随三纵参与了双堆集战役。由于敌军防守严密,三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连续四天才突破敌人防线。
战斗过程中,刘昌毅不仅指挥得力,还亲自参与前线战斗。最终,三纵成功生俘敌军黄维。黄维被俘后,刘昌毅特意请他吃饭。在饭桌上,黄维对他说:“贵部可以直接打过长江去了。” 刘昌毅对此感到意外,询问原因。黄维坦言:“能打败我的部队,必然能打败江南的国军部队。” 刘昌毅可能心中早有感触,然而他并未多说什么。毕竟,胜利背后是无数战士的牺牲。
在战后的一次庆功宴上,刘昌毅因邓政委的一句话心情低落。当时,邓政委赞扬三纵英勇作战,但刘昌毅却听出了话中的不满:“这一仗没打好,吃得倒挺多。” 这让他感到非常不快,甚至怒摔杯子离席。第二天醒来时,刘昌毅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喝多了,直到战友提醒,他才知道自己失态。后来他去向邓政委道歉,邓政委并不介意,表示“肯定是喝多了听岔了,别当真。”
1949年4月,三大战役后,刘昌毅随二野、三野、四野的百万大军横扫长江,最终帮助解放南京,彻底摧毁了国民政府的统治。
刘昌毅将军的个性一直鲜明、直率,他敢于言辞犀利、敢作敢为,这也使得他与许世友这样的一代战将成为了生死与共的战友。1983年,北京召开一次会议时,刘昌毅看到当年他亲手俘虏的黄维坐上了主席台,顿时心头火起,想要离席。然而,战友们拉住了他,避免了不愉快。会后,黄维主动找到刘昌毅,两人和解,黄维也表示:“回到人民这边,才有出路。”
尽管年事已高,身体状况逐渐不佳,刘昌毅将军依然坚持在国家需要时冲在第一线。1979年南疆自卫反击战中,他依旧亲赴前线指挥。虽然军中炮火齐鸣、士气高涨,刘昌毅却要求暂停炮击,因为他认为敌军在山地中会躲避炮火,徒增虚耗。最终,刘昌毅的决策得到了验证,敌军的反击并未如预期一般强烈。
战后,许世友为刘昌毅设宴庆功,但在宴席上,许世友喝得酩酊大醉,而刘昌毅依旧清醒自若。两位英雄将军的情谊与幽默在酒桌上展露无遗。
发布于:天津市鑫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